记者:刘老师您好,很高兴能与您通话。在网上看到很多您的报道,知道您在水稻种植高产方面您是专家,所以这次特别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水稻种植方面的问题。我们是搞盐碱地改良的,大面积实施中、重度盐碱地改良,运用传统的育秧、插秧方式不仅成本偏高,而且耗费人力,故而今年我们选择了“直播”的方式进行播种,那么请您在给我们讲讲关于直播如何也能做到高产呢? 刘志彬:好的。一般播种量取决于品种本身的个头的大小。如果像北方使用的“海根7号”这种类型的,它就是一百粒左右。一个穗头就是一百个粒,这样的种子你至少要30万穗才能高产。计算一下,30万穗才打1500斤,750公斤。那么要如何保证30万穗呢?就要根据两方面,一个是播种量大小,另一个就要看它分蘖多少了。那么说道直播的话,首先如果搞直播,就不能播的太密,太密了以后它的穗就变得不大,但是如果播晚了,生长期又很短,这时就要适当的加一点,两个矛盾要调节的很好。一般来讲,按照4公斤,不要超过5公斤就足够了。 记者:那么水温呢?灌倒稻田里的水温在多少度水稻不受害呢? 刘志彬:如果要水稻不受害要14℃。 记者:那么什么时间播种比较合理呢? 刘志彬:水稻正常生长水温也需要10℃-12℃,我曾经去到过离你们不算远的一个农场,我们那一年是5月18号播的,还是和它一起收的,关键是要选对品种,品种的生育期要短,产量要高。 记者:他们的那个品种我看了,是12叶的。 刘志彬:以叶数来衡量,是很不标准的。我看了鹤岗市递交的材料,关键是要看有效积温。你拿到不同海拔不同的地区,它的叶数是要变的,而且变数很大。11叶的可以变成15叶。看到鹤岗市递交上来的材料,我也给他们建议了,我说用叶数来衡量是不科学的。要用总有效积温或总积温来衡量。不管你怎么讲,水稻86度长一片叶。把它摆在有的时候有的品种感光,光照够了温度差一点,它的叶数就减少,有的温度比较强,感光性比较强的,它的温度适应期还要长,它的叶数就会增加。那个叶数不标准,用温度来衡量比较标准。应该说是1200度的还是2000度的。这个总积温腰痛这个来衡量,在什么地方,寒带、四级、三级、二级、一级,寒带、温带、亚热带、热带地区,我们国家分了四带区,他们黑龙江省又分了四个级别的。就是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、四级,也就是最冷的地方还是稍微保温一点的地方。笼统的说,我在黑龙江几个农场看了一下,11叶、12叶的都能用。关键是看它的效总积温的有效数,那个一定要准确,那个不准确的话拿去以后是要出问题的。 记者:刘老师您在这方面有论文或资料吗? 刘志彬:(有效积温)这方面我还没有,我研究的领域不是这个。我有一篇论文在北方不能适用。我有一篇论文“亩产2000斤”的一个高产栽培的一个三维栽培理论叫“省力化栽培”获得了“国际科学院特等奖”,但是那个在北方不能用。这个是从高产角度去攻的,是讲怎么达到高产。你现在要解决的是怎么省力,我解决的省力化栽培是用“水解膜代”。 记者:那么我们要如何能达到高产呢? 刘志彬:关键是选什么样的品种,什么时候播。首先要把品种选准了,然后再来说这个品种是不是高产的,再在里面筛选。我看了你那个地区情况,用他们本地的品种我看了有个高产的品种,它的穗太小,它是靠穗多取胜,靠播种量来增加有效穗来增加产量。需要靠播种量且穗大两者结合,才能把产量提高。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品种,到时候我可以寄一点给你,你先试一下。 记者:是不是既能够抗碱,又能高产、早熟的品种? 刘志彬:能不能抗碱还要拿去试一下,这个不敢说,因为我没有做过抗碱性试验。现在我们在上海盐碱地那个滩涂地,我们10以上都能种。 记者:您还有些稻种能达到这个程度吗? 刘志彬:我们能达到14,14以下都能种。 记者:那样的种子明年我们能买点吗? 刘志彬:暂时还不行,我们还没有投放到市场上。。我们在上海浦东区我查了一下,那里最高的盐含量是14,我们总的来说碱度是在10.当然水稻最有效的还是中性6.5—7.5之间是最好的。这个是有效普通水稻最有效的范围。 记者:这一点我们能够降到7以下没问题的。 刘志彬:好吧,到明年3月份我这个种子出来以后,我给你几个品种你先来试一下吧。 记者:需要的话,我到成都拜访您也行啊。 刘志彬:我现在不在成都,我在三亚。我现在正在这里播种。我们今年插秧已经插了几天了,我们也搞了一批直播的,到时候你来看我们今年直播的能不能打到15吨/公顷。我们正在做这个。另外我们3月份准备开个现场会,现在正在播种,正在插秧。 记者:您那个什么时候收割呢? 刘志彬:3月底。 记者:好的刘老师,非常感谢您的指导,有机会我们三亚碰面。 刘志彬:好的,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