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0日,本网记者再次深入田间,来到松原市前郭县东白音花村,为读者朋友们做收获前最后一次阶段性报道。
来到示范地现场,眼前的稻田里已经泛起了金黄。由于直拨的时间晚了一个星期,我们的水稻比插秧的水稻在每个时期总会晚了那么几天。回想起一百多天以前,我们急急忙忙搞直拨,连个晒水池都不曾有,不得不将水从井里抽出来就直接灌到水稻田上。抽出来的井水只有6-7℃,不能不说给水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
随后我们将水稻种子拨下去,要经历扎根、发芽、成长、孕穗到出穗、成熟这一系列过程,同时也要承受低温、大风、雨水、草害、虫害等众多关卡,每一步都牵动着记者以及每一位关注着这次直拨的读者们的心。还好这一切并没有影响直拨水稻的顽强、健康生长,反而它们所经历的每一关,都为我们积累了一项解决此问题的方法。
记者从当地了解到:这片重度盐碱地曾来过两个单位进行改良示范,其结果都以“颗粒无收”而告终。然而这一次才是真真切切迎来了它的守望者。
这每一株水稻的成熟都可谓来之不易。很庆幸,我们可以和您一起见证并分享到这份喜悦。
这次记者拍回了一些示范地周边未经过改良盐碱地的原貌,对比下来,我们更加珍惜眼前这一片黄金般的稻浪,更为感叹的则是科技的力量与成果啊。接下来请看记者从现场带回来的图片报道:  |
|
 |
|
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