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有各类盐碱地约1亿hm2,主要有4大类型。其中,西北干旱、半干旱区以硫酸盐或以氯化物—硫酸盐盐碱土为主;东北半干旱、半湿润区以苏打盐碱土为主;黄淮海半干旱、半湿润区氯化物—硫酸盐或硫酸盐—氯化物盐碱土为主;东南沿海半湿润、湿润区以滨海氯化物或硫酸盐酸性滨海盐碱土为主。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地面积高达765.7万hm2,约占全国盐碱地总面积的7.7%。而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面积为233.3万hm2。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15.2%,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。
吉林西部盐碱地面积很大,为160多万hm2。主要是苏打盐碱土。由于这些盐碱地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,多数不适宜发展旱地农业,从而成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。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,变劣资源为优势资源,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盐碱地是我省重要的土地资源。盐碱地是一种资源,是有潜在价值的土地资源,是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,市场潜力巨大。盐碱地资源具有多种利用途径,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,开发水田、旱田,种植经济作物和药材,开发生物质及生物多样性的保全地。盐碱地改良后可以循环利用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对我省西部发展意义重大。我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是导致生态贫困的重要原因,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,科学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,有利于缓解西部生态与环境压力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;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,缓解产量区的粮食压力和人畜争粮矛盾;有利于破解区域发展难题,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
发展盐碱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。在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下,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,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,不仅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、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。也对改善我省西部生态环境,改变经济滞后加快农民增收,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。 |